台州市三门县,东海滨的一个小县城。东濒三门湾,西枕天台山,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是中国青蟹之乡,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也是核电之城,三门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三门也是一座红色之城,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门亭旁爆发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是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因此这里也被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金秋时节,正是橘黄蟹肥的季节,儿院工会疗休养队伍向这个红色小城进发了。本批疗休养职工共95人,其中医护人员52人,医技及其他人员43人。
初到三门,我们去往台州第一大岛——蛇蟠岛。自宋始,因岛上盛产蛇蟠石,长期采石后留下姿态各异的的大小岩洞1360多个,岩洞纵横交错、连环套迭、怪石嶙峋、风光奇异。洞内四季如春,洞外波光帆影。在蛇蟠岛我们领略独特的洞居文化、采石文化的石窗凝固之美,以及蛇蟠岛一段独特的往事——海盗村。遥想当年渔民从海洋刨衣食,劈波斩浪,在山海间会盟,在东海历史上,演出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海上农民大起义。出的海盗村,岛上的一片粉黛乱子草在夕阳照射下犹如油画般梦幻,随行的小姐姐们自是把持不住的。从车上蜂拥而下,他们就一头扎进了粉粉的带着朦胧滤镜的实景花园里。阳光柔柔地斜射过来,每一个视角都是一幅经典的蒙太奇大片。要不是太阳下山,撤了“灯光”,我看小伙伴们肯定是离不开这个地儿的。
次日出海,晴空万里,渔船上旌旗飞扬。船顺健跳港驶出约40分钟至三门湾下网,海面上波光凌凌,秋风不凉反而有些微暖。顺着茫茫洋面望去左侧是核电站右侧是火电站,华东电力城雄姿初现。下网后,船速放缓,慢慢返航,约半小时后收网,满船屏气凝神盯着绿绿的大网看,像极了赌徒翻牌前的模样。等到船老大把网打开将鱼获倾倒在甲板上,船上顿时就炸开了锅。海鳗、青蟹、花蟹、小白虾、虾姑、河豚、石斑……各种能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被纷纷拎起合影。满船的欢乐洒遍了渔港。等到午餐时刻,凡是自己捕获的战利品上桌都伴随着阵阵欢呼,量虽不多,唯尝鲜尔!那是真鲜啊!
尝过亲手捕获的海鲜后,大家驱车前往亭旁镇——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小镇清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浙江红旗第一飘”主题雕塑,映衬碧蓝的天空,犹如一团红色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拾级而上至,亭旁起义纪念碑矗立山顶,巍峨挺拔。在亭旁起义纪念馆前有一棵重阳木,是家喻户晓的“英雄树”。当年烈士的头颅被悬挂在树上示众,但就算如此也没有吓退英雄的三门人民。2019年10月8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卫视推出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五季《起来》,第一集《站起来》开篇就录制于这棵“英雄树”下。在小镇弯曲的巷子里盘旋,仿佛在时空交错间徜徉,如今所见,我们不光站起来了,更是在强起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着。
山海三门,下了海后,我们便进了山。县城郊外的栖心谷景区村落所在叫板樟山村,村头一颗大樟树在山下远远地便可看见,树冠圆圆隆起旁边的树木都成了背景,这棵大樟树号称“浙江第一樟”,村子便因此而得名。栖心谷里有百年藤瀑、万年火山石,乌黑的玄武岩到处可见。村民们原来用这些石头造房子做生产工具,现如今当年顽童们嬉戏的山涧飞瀑已成了不可多得的游览之地。那天天上飘来一朵爱心形状的白云,蓝天下我们向远山呼喊,欢乐的笑声撒满了山间。
三门不大,三日的疗休养刚刚好。这里有鲜甜小海鲜、美味的小吃,有海的气魄、山的秀丽,我们用美景疗愈、用美食养身,休闲在此滋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