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览富阳风情 莫负春日时光――记浙江大学图书馆春游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4-30浏览次数:280

百花吐蕊,四月芳菲,427日,图书馆工会组织了杭州富阳春游活动。大家兴致勃勃参观了被称为“孙权故里”的龙门古镇和充满江南神韵的当代村落――东梓关村,共赏独具特色的当地建筑及风俗文化。

龙门古镇地处风景秀丽的富春江南岸,仙霞岭余脉龙门山下,是现今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因东汉名士严子陵赞其“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而得名。据介绍,吴大帝孙权第二十七世孙忠于北宋时期首迁龙门,古镇90%以上皆为孙姓,是孙权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上午到达龙门古镇后,老师们在古镇入口的“龙门”牌楼前合影留念。不同于金碧辉煌的徽商大宅和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这里到处是青石和卵石铺就的小路,四周屋舍房廊相连,带着斑驳的历史痕迹,长街曲巷连贯相通,如同迷宫。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依次游览了思源堂、承恩堂并“工部”牌楼、“义门”牌楼、砚池、孙氏宗祠和明前园戏台,品尝了当地小吃,并欣赏了越剧以及乡村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午饭过后,大家一同前往千年古村落――东梓关村,并在村口码头欣赏了风景秀丽的富春江。东梓关村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这里保存着近百幢清末民国初的杭徽派古建,又因极富有江南特色的“新杭派民居”而重新焕发生机。

 

在东梓关村,大家游览了骨伤名医张绍富创立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旧址“安雅堂”、东梓关名门望族许家三房的“许家大院、以及如吴冠中先生水墨江南画中再现的“杭派民居”。富阳籍作家郁达夫曾在许家大院养病,并以在东梓关村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极具乡土气息的小说《东梓关》,形容这里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通过此次春游活动,老师们领略了富阳两个特色小镇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创新,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一同感受了明媚春光。大家也在相伴游玩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感受到了图书馆工会的关爱以及对图书馆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颜沁莹 图/苏开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