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们的“浙二代”主题月活动走进了杭州西湖国学馆。继过去两周成功举办亲子手工和攀岩活动后,院工会和上城社区学院再次组织牵头,请我们的员工和孩子们去认识和体验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课堂设在国学馆的石静阁内,位于孔庙深处,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空间为纸,布局为墨,将传统国学神韵挥洒得自然流畅。课堂始于一首采自《诗经》中的《国风 周南 ��》。��,又称车前草。是一种古老且现今也依然常见的植物,国学老师借助图片展示,拆字法,动作模拟将植物的形象和古代人民采摘农作的过程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
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
采采��,薄言掇之。采采��,薄言捋之。
采采��,薄言�之。采采��,薄言�之。
形象逼真的汉字演变史讲述着古人们的语言智慧,这是人类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探索,由这些动人文字绘画出的诗经旋律,唱诵着那时那年一幕幕繁忙的农耕场景,展现了国学文化的历史画卷。
在那一刻,员工和孩子们仿佛重回学堂,一起看、听、念、互动游戏,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可能你会觉得很神奇,但是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短短半个小时一首48个字的诗歌已了然于胸。
国学课堂的气氛一燃再燃,自发的互动是对学习的渴求和热爱
牛娃们各个霸屏,带妈妈们上台,展现浙二代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张力
亲子互动时间
用各类中草药做个夏天的香囊
他们在手术台上、诊间里拿惯了手术刀、针剂,现在该是跟孩子们交流下爸爸妈妈们的手艺了
刚走进学堂神游的小娃们也变得专注起来
浙二代们的潜力无穷,专注之后展示出超强的动手能力
浙医二院传承着百年广济文化,身为其中一员,浙二人始终对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事和物有着深深的热爱和敬畏,而浙二代们在活动中不断散发出的重礼仪、尊师长及自信的品质印证了父辈们坚持不忘初心、追逐梦想的教育本质,而这也正是国学传统文化所要传达和弘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