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最可爱的人,为你们点赞――烈火英雄受伤急送浙医一院 白衣战士应急全力救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352

杭州的高温天气还在持续。7月21日早上,三墩镇古墩路发生爆炸,大部分杭州市民还没从震惊的情绪中缓过神来,中午,位于市中心庆春路的东清大厦16楼突发大火。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冲在救火一线的消防战士,又一次让人们想起那个亲切的称呼——最可爱的人。灾难发生时,白衣战士也永远战斗在急救第一线。
7月21日中午12点半左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一位昏迷的消防员,120急救人员称是在东清大厦救火时倒下的。医务人员马上实施抢救。初步诊断,送来的消防员是中暑热射病,送来时电解质紊乱,气急、脱水、体温已接近40℃,血压也很高。心电监护、补充水和电解质、物理降温、控制呼吸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用上以后,消防员生命体征暂时稳定。紧接着,又一位消防员战士也是重度中暑被送入急诊科。
浙医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救,启动应急预案。急诊科立即调集医护人员组成5个抢救治疗组,心内科高丹忱主任医师、神经内科郑旭宁主任医师和王康主任医师赶来参与抢救。
经过现场抢救,大概半个多小时后,第一位送来的消防员小伙子慢慢醒了过来。看年纪他20岁左右,皮肤黝黑,看得出是长期户外作业的。对怎么来的医院,他已经没记忆了。小伙子说,他是第一批到达东清商务大厦火情现场的,他的任务是负责挨家挨户疏散居民,不少人对火情认识不足,还不肯走,他不停地劝说,上上下下跑。“我又着急,又热,当时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不知道怎么就晕了……”
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介绍,小伙子是重度中暑,一度昏迷,体温达到40℃,体内电解质紊乱,在救火现场有烟雾吸入,经救治后意识逐渐转清,目前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同时,医护人员介入进行心理评估与疏导。
原来,在东清大厦救火的消防员战士,有些一直是连续作战,上午刚参加过三墩爆炸事件救火,中午没来得及休息又接警了。在这天露天站着都会中暑的室外,消防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还要背着压缩空气瓶,东清大厦火灾在16楼,他们架起云梯负重三四十斤冲上16楼。
下午,消防员战士陆续送到急诊,浙医一院党委书记顾国煜也到现场协调抢救并看望了消防员战士。据统计,浙医一院急诊科累计收治10位中暑受伤的消防员战士,他们不同程度的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让医护人员又担心又敬佩的是,一位消防员小伙子已经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了之后确诊是中暑,小伙子站起来说感觉还好,说战友们还在现场救火,必须去帮他们,然后一溜烟就又返回了着火现场。后来,急诊科医生通过消防队联系,“喊”这个小伙子回医院继续治疗。
7位消防员战士在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并做进一步的检查,2位消防员战士在观察室留观。医院调集了冰毯及相关物资,并预留EICU、ICU床位以备突发状况。医院精神卫生科、康复科都已介入消防员战士的整个康复过程。
杭州已经发出了高温预警,全院医护人员除了坚守岗位做好医疗服务,不少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在省血液中心及浙一献血点做志愿者,献血、服务。当日下午开始,自发来浙一献血点献血的市民增多,浙医一院门办、志愿者协会、输血科、团委、膳食科等部门积极组织为献血者服务,赶到现场维持秩序,设立临时等候区,进行人员分流疏散,编号排队,发放点心、饮用水等,大家全力以赴,分工合作,使得献血工作井然有序开展的同时也为献血者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除了爱心市民,我院的医护人员、后勤人员、还有病人家属、上城区公安分局的民警、辅警、学警们也都纷纷加入了献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