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一院举行建院六十五周年庆典大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06浏览次数:710

    2012年12月1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建院六十五周年庆典大会。省领导葛慧君、金德水、吴国华、黄旭明,老同志鲁松庭出席。中国工程院10余位院士参加了庆典大会。
    浙大一院于1947年11月1日成立,历经65年风雨洗礼与不懈追求,始终秉承“求是”学风,笃行“严谨求实”之道,从建院之初仅有65张床位的医院逐步发展为拥有2500张核定床位,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浙大一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紧密契合,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全面实施人才与学科战略,力推科研创新,以高科技引领医学前沿,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今日之浙一,拥有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国家重点专科,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连续3次进入“全国医疗机构SCI收录前四强”, 代表我国最尖端的医疗水平率先走出国门,远赴印度尼西亚帮助开展肝移植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且与多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强强联合,可谓成果丰硕。浙大一院传染病学、肝胆胰外科、肾脏病中心、血液病科、骨髓移植中心等学科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展现出浙大一院作为我国“公立医院优秀代表”的应有实力。
为庆祝建院65周年,浙大一院千余个专家号免费送病人。11月26日至30日(周一至周五),以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大一院338名专家联手送号,包括医院肝胆胰外科、感染病科、肾脏病中心、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心内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肛肠外科等所有门诊科室,1000余个专家号回馈社会。
庆典大会上,浙大一院举行了终身教授授牌仪式,22位老一辈医疗专家成为了浙大一院第一批终身教授。院长郑树森院士说,这是体现浙大一院传承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铭记老一辈医疗专家所作贡献的一个重要举措。浙大一院老一辈的教授治学严谨,问病、查房一丝不苟,病历书写端正,病人需要放第一。这种医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生,严谨求实也成为了浙大一院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基因。
    浙大一院心内科专家黄元伟代表终身教授发言,他讲到,浙大一院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成立了传染病学研究所、血液病研究室、内分泌实验室等,多年来,浙大一院坚持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断解决医学难题,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庆典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周廉作为病友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浙大一院深深的感激之情。周廉院士被诊断为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2006年7月,由浙大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主刀,为当时年已66岁的周廉院士,成功完成高难度移植手术。在移植手术后8个月,周院士就恢复了正常工作,到上海参加了学术会议。周院士在讲话中提到:近年来,浙大一院在郑树森院士的带领下,以器官移植等学科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整体推进,形成特色,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李兰娟院士与郑树森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肝病诊治,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革新,所创建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和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挽救了一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命。
庆典大会上,浙大一院启用了新的院标。标志整体设计新颖、大气和谐,充满激情与希望,演绎出浙大一院的文化与精神和国际一流优秀医院品牌形象。浙大一院在新院标启用的同时,还明确了的医院使命、医院愿景、核心价值观以及发展思路。医院使命:以卓越的医疗品质促进人类健康。医院愿景: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核心价值观:严谨求实。发展思路:以严谨的教育培养为基石,创新的科学研究为引领,卓越的医疗技术为保障,一流的健康服务为目标,依托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创建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当天下午,浙大一院还举行了“田家园高峰论坛”。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和黎介寿院士、杨胜利院士、卢世璧院士共同主持了“田家园高峰论坛”。卫生部医管司张宗久司长作了《改善门急诊管理》报告,樊代明院士、汤钊猷院士、卢宠茂教授、邱贵兴院士、郝希山院士、程京院士先后作了《整合医学初探》、《临床抗癌战的展望》、《肝外科与肝病治疗发展》、《创新与诚信》、《恶性肿瘤的流行趋势及预防》、《生物芯片的临床转化》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