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针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指示,抓好抓实“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结对帮扶工作,11月1日至2日,附属儿院院长杜立中携党委副书记俞惠民、副院长黄昕、副院长舒强、副院长章伟芳、总会计师金玲,带领院办、党办、医务科、护理部、工会、门诊部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深入仙居贫困山区,对儿院结对帮扶点??仙居县埠头镇开展扶贫慰问和调研考察,并捐资20万元人民币。
根据浙江省委办公厅(2008)79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医院)、国有企业、发达县乡、大型民企等295个单位组成29个结对帮扶团组,分别与29个县(市、区)中2000个低收入农户村结帮扶对子。我校儿童医院与仙居县埠头镇低收入农户结为帮扶对子。
埠头镇地处仙居县西北部,现有39个行政村,5502户、18489人,近年来,通过帮扶和自身努力,埠头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传统的三黄鸡养殖基地、高山杨梅、柑桔等基地不断扩展,大棚蔬菜、园林花卉、淡水鱼养殖等新基地发展迅速,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99元。但由于受到区位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该镇农业生产抗灾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偏低,其低收入农户主要集中在大陈坑的半溪、林坑口、大陈、水碓头、宝坑、小屋等七个行政村,共计585户、1972人,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下。省委、省政府希望通过五年的扶贫帮扶结对工程,改善低收入农户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帮助发展生态农业,使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或超过4000元。
自2008年与埠头镇结对扶贫后,儿院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在院长书记联席会议中对如何帮扶埠头镇低收入农户进行专题研究,决定通过以医院的自身优势为该贫困地区的提供儿童健康服务,并在当地基础建设上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不久,院领导便与工会负责人首次赴仙居埠头镇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该镇的情况和具体帮扶要求,并实地考察了5个贫困村。2009年1月,医院组织购买了当地贫困乡村的鸡蛋等农副产品,得到了全院职工踊跃支持和参与,为当地脱贫出了一份力量。
在今年的这次帮扶活动中,杜立中等院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再次深入埠头镇低收入贫困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并针对该镇道路等基础建设滞后而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的情况,向埠头镇政府捐资20万元用于修建埠头镇的乡村公路。当天,捐资仪式在简陋的埠头镇政府会议室举行,镇党委书记杨国华、人大主席吴佩虎、纪委书记周伟芬、常务副镇长蒋洋弟以及部分贫困农户代表参加了仪式。杨国华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当地政府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措施,对儿童医院支援当地建设的无私奉献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仪式上,儿院杜立中院长代表医院将凝聚了儿童医院职工对埠头镇低收入农户一片爱心的20万元的捐资支票交到了当地领导的手中。会后,院领导与当地干部一起前往贫困山区和农户集聚处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考察了村路建设工程。
同时,门诊部汪天林主任、普外科刘伟光副主任等五位专家还来到镇卫生院为当地群众进行了健康咨询和义诊。在挤满了幕名前来的患儿及家长的诊疗室,专家们顾不上休息,马上投入诊疗工作,并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热情地为群众提供疾病咨询和健康宣教,其中刘伟光副主任还为一名特意从磐安赶来的门诊手术患儿进行了拆线。专家们深深感到山区农村在提升硬件条件的同时还需加强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素质等软件水平,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还将积极参加对低收入农村的医疗支援,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