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烟医院” 控烟从自身做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3-04浏览次数:402

    3月1日起,杭州控烟条例就正式实施了,这将影响杭州200万烟民。其实,去年开始杭州诸多医院就开始打造“无烟医院”,部分“被规矩”了的医生也不得不走上戒烟道路,都说戒烟难,到底难在哪?每天少抽点,到最后能戒掉吗?对于这样一个说法,可能许多烟民都会不服。有人认为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和所有习惯一样,养成之后就很难改正。“其实不是的,吸烟是一种慢性病。”邵逸夫医院戒烟门诊吴晓虹副主任说,习惯性吸烟其实就是尼古丁成瘾,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明确界定为一种慢性病。
  邵逸夫医院的戒烟门诊安排在每周四,现在每周接诊3?4名患者,“60%经过治疗的烟民都能戒掉。”吴主任说,戒烟者刚来时,医生要了解他们的烟瘾有多大,会从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方面给出合适的戒烟方案,“这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呼吸内科、精神心理、营养师等专家一起进行。”戒烟前四周,戒烟者需要每周去医院测试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这是标志吸烟量的一个指数。四周后改每两周去医院一次,接着一个月去一次。一般情况下,半年时间能初见成效。
  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长期吸烟的人体内已经达到平衡,如果一下子不吸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戒烟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今天抽20根,明天少抽2根、后天再减少几根……,那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否可行呢?
  “这是想当然的,一般很难戒除烟瘾。”吴主任说,吸烟者体内自身分泌的多巴胺因子会特别少,多巴胺因子能使肌体保持愉悦,需要用尼古丁来刺激分泌以达到平衡,“所以停止吸烟,烟民就会出现情绪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此,很多人只能通过复吸来重新获得愉悦。
  门诊戒烟和民间戒烟最大的不同是,戒烟门诊会用药物介入辅助治疗,“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替代尼古丁,可刺激多巴胺因子分泌,以减少戒烟者对烟的依赖,降低减少吸烟欲望。”据悉,药物治疗一个疗程为3个月,费用2000元左右,大部分人使用一个疗程就可以了。另外,有些戒烟窍门也可参考,如吸烟欲望强烈时,可通过吃口香糖、喝茶、吃零食替代;平时多做运动,体液大量排出可调整人体分泌;戒烟引起头痛时,可做深呼吸。由于戒烟会引起人体短时间的内分泌失调,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戒烟时要注意方法,常与医生沟通,随时注意身体变化。
  邵逸夫医院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打造“无烟医院”的口号,规定医务人员不得在临床区域吸烟。去年在全院发放了1825张吸烟情况调查表,回收1667张,调查表反馈全院有41名医务人员吸烟。
  通过宣传倡导,90%的烟民表示不会在公共场所吸烟,一半以上的人承诺戒烟。年底,院长何超又选出10名吸烟较上瘾的医务人员展开座谈,并请他们共进午餐,力劝他们带头戒烟。医院一名高层领导,还带头表示“遵守纪律”。医院团委招募公共场所控烟监督员(志愿者)时,仅仅两天工夫人数已近百名,从报名人员看,大部分医务人员平时都不抽烟,但也有小部分偶尔也会吸,他们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烟队伍,要让所有人共同享受无烟世界,让所有的肺变得更清亮一点”。
                                       邵逸夫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