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语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二场举行
6月12日下午,外语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二场继续在紫金港校区举行。继5月31日第一场以公共英语教师为主的比赛之后,本场参赛的主要是英语、日语、法语和俄语等专业的教师。
代表翻译所参赛的是俞建青老师和高睿老师,他们俩分别展示了笔译课和口译课的教学方法。“翻译是‘忠实’还是‘叛逆’?”,俞建青老师开门见山,抛出了翻译界争议的热点话题,然后旁征博引,阐述了译者应该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创造性翻译。
高睿老师是翻译所最年轻且极富才情的老师,并且是学院两位被派到欧盟培训口译的老师之一。她给竺院学生上口译时始终强调的三点原则是“没有完美”、“文化比语言重要,只有流利的口语做不好口译”、 “要抓住信息而非单词”。高睿老师在讲课中体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舒适、自在和享受!
面对他们自信而精彩的讲课,翻译所所长陈刚教授在欣喜的同时,也不忘给他们出点“难题”,首先给俞老师提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难句的翻译?”,而给高睿老师出的难题是:“你口译课中是否用到Salami Technique? ”。两位老师都给予了精彩的回答:俞老师推荐学生使用卷纸法,把句子画垂直图,标好层次,然后从底往上翻译。高老师则以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一句话为例,说明她是如何使用Salami Technique的。
第三位上场的是日语所的王晓范老师,他的课程《日本史概述》使用的是日本初中历史原版教材。他以“自由民权运动”为例,培养学生如何在理清历史脉络、了解背景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的研读能力。展示了他在日本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日本所所长马安东教授很关心王老师除了使用日本原版教材外,是否还给学生提供了其它阅读书目。
徐沁老师长期担任学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近年来还担任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管理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就连今天的比赛也是请假出来参加的,比赛完毕马上又要赶回去上课。徐沁老师以她目前正在上的公共管理英语教学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她一天8个小时的英语教学安排。既要视、听、说、读、写、译样样兼顾,又要考虑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既要辅导学生顺利参加考试,又要传授他们实际工作需要的英语知识;更具挑战的是:学生年龄从20至40不等,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通过这次讲课,徐沁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
薛莉娅老师的授课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她最强调的是目标意识,和对每个主题进行导入。她认为每个教学点都要设置学习目标,这样学习效果才更好;对主题的导入过程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兴趣的过程,只要学生对主题感兴趣了,后面的学习就很轻松,和老师的互动也很好。然后,她以“风险管理”这个主题为例,分析了自己是如何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运动”主题,先用“运动中的风险”来导入主题。
俄语所的刘淑华老师讲解的是《基础俄语VI》,她就“教师”、“学生”、“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五个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她期望自己能处理好外化的教&内化的学,授人以鱼&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她认为当前外语教学中常用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任务法、认知法、折中法等八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选择的关键在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死穴’是不懂外贸,只是记忆,没有理解”,杨青老师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试图解开学生这个“死穴”。她在课堂上大量应用案例分析,情境模仿等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贸易,引导学生象专业贸易人员那样去思考、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
法国文学史巨星闪烁,天才人物辈出,但这也给史烨婷老师《法国文学赏析》课带来了难点:比如时间有限但内容浩瀚。她的解决办法就是为时间坐标截取一段,以作家为抓手引出流派。她以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为例,向大家作了具体分析,传达了“文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文学不是枯燥的而是快乐的”的理念。从她优美的法语中,在场的老师都已经感受到了法语的魅力和绚丽多姿的法国文化,但是法语所所长孟筱敏教授更希望了解史烨婷老师“自己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否满意”。
袁靖老师强调的是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她通过让学生聆听一段音乐,用英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歌曲,现场演唱,让学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长处。
最后,在比赛顺利落下帷幕之际,何莲珍院长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比赛对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的意义:此次教学技能比赛再次证明了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每种教学方法后面都不离开教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翻译理论和文学等理论的支撑; 而我们的教学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田,我们的学生就是很好的“subjects”。同时,众多参赛老师也为我们诠释了“好的老师是什么样”?? 好的老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subject knowledge)、教学水平(teaching approaches),还要拥有激情(passion)!
此次学院工会发动、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从蕴酿、动员到开展历时足足半年,得到了所长、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专家评审组不仅有各个学科的负责人、教授,还有学生评委的积极参与。评委们从繁忙中不惜挤出时间参加评审,为外语学院培养人才、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健康的发展作出一份奉献。此次比赛不仅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并且全部费用都由学院承担。
外语学院工会
2009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