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茅盾故乡――乌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2-24浏览次数:819

                  儿童医院组织工会干部参观乌镇西栅

    2008年12月20日,儿童医院工会组织该院工会小组长、工会各委员会委员等一行60余人,参观了位于桐乡北端的乌镇二期新景区??西栅。乌镇是地处江南水乡,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镇,她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乌镇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至唐朝正式揭开建镇历史,迄今已近1200年。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为烟火万家、雄视一方的重镇。悠悠岁月,勤劳智慧的乌镇人坚忍不拔地开拓自己的家园,酿造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在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中闪烁着璀璨的异彩。
    一到西栅,我们就被设计独特、现代和古典相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入口所吸引。从南门入口向西转弯,经过经典的乌镇民俗蜡像馆,其水乡典型的商业、文化及历史风貌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吸引着我们去进一步揭开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穿过长长的民俗馆,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错落有致的古老码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每个旅游者登录西栅古镇无可选择的起点??元宝湖码头。放眼元宝湖,静静的湖水映照着微蓝的天空,东面湖堤上矗立着一排干枯的芦花,迎着冬日的冷风频频点头,仿佛是在用它特别的方式欢迎着我们;从北面的湖岸一直往西至南面,白墙、黑瓦、褐木结构的房子如一条长长的龙静静地围在元宝湖的周围,宛如是一位忠实的“护湖使者”。湖上歇息着很多小船,整齐的排列着,静默地等待游客向它靠近。
    我们登上渡船,摆渡到对面的安渡坊,目光就被古镇的宁静、窄窄的青石板小路、白墙黑瓦、陈旧的木质门窗以及一座座别致的石拱桥所吸引。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首先参观了一代文学巨匠矛盾先生的博物馆。在这间玲珑精致的古朴博物馆中,我们穿过了介绍矛盾一生的厅堂,在南面的大厅中,一尊汉白玉的遗雕引入我们的眼帘,身躯上覆盖着一面鲜艳的党旗。身旁的大理石巨壁上,镌刻着伟大的共产党人的崇高遗愿,让人不禁心生敬佩。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遗物,联想着伟人的成就,所感慨的不仅仅是他在长篇小说上的诸多理论建树及其实践了,而事实上,相对于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伟大进程而言,茅盾先生所扮演的角色,远非一个作家那么简单。就是在这样的老街,在这样以水路为要径的古镇,他在这儿诞生了《子夜》和《林家铺子》,他用笔作为武器,反映真实的生活,理性地剖析了社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伟大的作家,不但是一个艺术家,而且同时是思想家??在现代,并且同时一定是不倦的战士……”这或许就是茅盾冷静之美而外,所能给我们的丰富启示,同时,这也是一种冷静的感动。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着他常青丛中的墓碑深深的鞠躬致敬。
    转出纪念馆,沿着河边朝北步行,约五分钟的路程,我们便能望见一座横跨在河上面,高度不同于一般的石拱桥。要不是导游的介绍,远远望去,恐怕是没有人会发现这是由两座一模一样的拱桥并列架在河面上的桥,这就是古镇西栅最为闻名一座古桥??逢缘双桥。据说,这桥逢人生缘,能让人梦想成真。而现在,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冬日,我们踩着晨曦刚刚过后,日照正上时的浪漫,怀着种种的猜测,等待的不就是以刘若英的《似水年华》而闻名于年轻一代的乌镇西栅?脑海里忍不住回忆起那要命的台词:“你从那边走来,我从那边过去,我们的相逢只在相互注视的一瞬间……”是呀,没有不相逢的可能,因为有??逢缘双桥。但是,人们会想,承载着万千思绪的朋友,在过桥时可能会无缘于在桥上驻足观景,这将是朋友过双桥过重于“意念”而无缘于景的一大“败笔了”!
    在桥的东面,穿过主干街,顺着一栋威严高耸的墙门,从外往里望去,只见一扇又一扇的门被套在其中。漫步而入,就是堪称最中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冲破封建礼教传统的民俗馆“金莲馆”。从裹脚的历史、裹脚人的年纪、裹脚的方式、各种各样被同时使用的工具等详尽的介绍,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对妇女残酷而愚蠢的摧残,那些默默被陈列在玻璃柜中一件件文物仿佛在申诉封建社会的血泪状,她们在默默的祈求冲破旧社会黑暗的渴望,渴望《子夜》快快过去,黎明早早到来。
    绕过陈列馆的东侧,我们沿着室外的田间小路由东向西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古镇的戏院。若大的戏院空空荡荡的,可是,房屋精致的结构,合理的布局以及宽广的戏场,不难想像出昔日的繁华随着历史的变迁被沉浸在众多的无奈之中。
    这一路,我们走得很匆忙,窄窄的青石板小街、烟白的墙、墨黑的瓦、高挑的屋檐马角、褐木门板门框、阡陌众横的水韵以及一座座多年以来一直静默地骑跨在运河上的石桥��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让今日寻访的我们感慨万千!
    古镇真的是一本翻不完的书,迂腐、繁华并存,它历史的长河追随着每一代人的风流;古镇又是一本读不厌的杂志,它破戒了封建社会裹小脚的传统,迈着现代人矫健的步伐迎接着八方来客;古镇还像是一首诗,他没有春雨打落在油纸伞上的浪漫,但是,她依然优雅的托出了她的《似水年华》,让所有的恋人一睹缘在双桥;古镇是一首流淌不完的歌,她的神韵牵引着每一个个游客的心,穿过一条条悠长的石板巷、一座座石拱桥、一个个旧码头,将音符延续又延续着���。
                                        儿童医院工会
                                        2008年12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