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抗震救灾一线救援队员的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6-11浏览次数:644

    因为地震,因为我们的同事李中跃医师在那里抗震救援,使得我们对那个遥远的地方??青川县青溪镇有了牵挂和感觉。
    青川地处川陕甘交界,素有“鸡鸣三省”的美誉,这里的城镇都是依山而建,全县城内73.8%都是25°的坡地。青溪镇位置在全县地理位置靠西,位于青川城以西59公里,是一座古镇,据《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229年),阴平道刚氏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青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晚清学子袁汝萃曾赋诗描绘青溪的八景,“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
    在这次地震中,青川是受灾面积最大的县城,整个灾害损失已经攀升到了651.1亿元,4377人死亡,另有一千多人被埋和失踪,25万人无家可归。与青川其他地方不同,青溪镇相对地势开阔,拥有最大的平坝,附近山势平缓,且不在地震带上,因此,与整个青川县伤亡惨重相比,青溪镇在这次地震中遇难人数不多,受伤人员的主要原因是山体滑坡。然而,镇里90%的房屋受损垮塌,不能入住,地震前的静谧秀美已不复存在。此外,另有附近灾区的1万余人在清溪镇避难。
    浙江已派遣12批卫生医疗救援队共372人赶赴四川,主要分布在广元市的平武县和青川县,设8个驻点。我院的李中跃医师参加的是第11批救援医疗队,派往清溪驻点工作。李医师在电话里告诉我们,由于余震不断,医疗救援队安置在清溪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周围都是垮塌的房屋,但已尚属当地最安全的地段之一。目前在青溪的浙江救援队员有73名,担负救护医疗、消杀防疫、宣教监督、心理干预、运输运送,其中临床医师2名,他和另一名来自温医一院的内科医师,和来自其他省的几位医生以及当地卫生院的医生担任临床医疗工作。病人很多,不仅有青溪镇的病人,周围四乡八村的百姓也赶来就诊,李医师到了青溪镇后,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当地卫生院旧大楼已经跨塌,新大楼虽然没有塌但有很大裂痕,成了危房,因此,只能搭建帐篷作为医疗场所,病房也设在帐篷里。
    李医师告诉我们,浙江赴川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灾区艰苦而卓有成效的防疫工作,使得当地防疫工作后没有1例传染病发生,环境卫生有较大改观。目前就诊的儿科病人大多为发热、咳嗽、丘疹性荨麻疹的病人,也有外伤的病人,不过病情较轻。由于整个医疗点只有他一个儿科医生,因此,就不能分内外科,对所有的病人他都给予诊治。
    李医师还告诉我们,条件肯定是艰苦的,也有一定的危险。帐篷里白天温度达40-50℃,晚上很冷,冻得睡不着觉,每天余震不断,有几次5.5级以上,时常下暴雨,6月1日傍晚的暴雨和地震曾一度造成全面的断电和联系中断。但是比起灾区人民的苦,生活上这一点艰苦和困难不算什么,而且,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灾区状况已经慢慢改善,每天有物资车运送物资和药品进去,药品虽然仍不充足但已有所改善。他坚信不久的将来,灾区定能重建,有消息重建的青川新县城将可能迁往青溪。他自己能作为一名医疗队员亲赴四川亲身投入抗震就灾,为灾区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感到非常自豪,一定会克服困难,完成医疗救护任务。
    由于李医师没带电脑进去,而且互联网也不通,无法将照片传回来。我们期待他和医疗队胜利归来。(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