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四川地震幸存者的感人故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5-29浏览次数:900

   
    前天晚,邵逸夫医院接受了来自四川震区的30位急需治疗的病人,这些病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但是,在行色匆匆的病区人群中,我们隐约听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的主人公,他,翻山越岭,行走八天八夜,最后终于获救。在护士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他。
        他,一眼看去,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年轻病人,但他的眼神却出其地有神而平静,脸上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非常愿意与我们交流。他,李德海,四川绵竹人,28岁,颈椎脱位,骨科主任告诉我们,病人非常幸运,由于受伤位置很高,位于我们常言的三寸,有些病人可能在三分钟内就会呼吸停止而亡。所以李德海非常激动地与我们说,他有三次生命。我们非常奇怪,问他是什么含义?第一次当然是父母给予我的,第二次是我作为一名消防兵在抗洪抢险时,险些被洪水冲走,然后获救,第三次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劫后余生。他给我们详细地叙说了当时地震时的情况:地震发生时他作为一名驾驶员,正行进在山路上,忽然远处出现白烟,他以为是山体滑坡出现的粉尘,可是,马上他就感到自己的车也剧烈地抖动了,眼见着周围飞沙滚石,被巨石砸中的人不断地往悬崖下的大河中坠落,很快河面上漂浮起遇难的同胞遗体,有的张着嘴,有的紧抱的身体,有的……不想描叙了,总之是惨不忍睹。他的车也被压扁,自己颈部受伤,当时也感觉不到伤势的严重,只是想着要离开险区,想到在幼儿园上学的女儿,想到绵竹老家的双亲,想到妻子,所以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活下去。
         他组织周围的幸存者,利用他驾驶员熟悉道路的便利,翻山,越岭,中途稍作休整了一下。前两天行进的山上,几乎没有可供食用的草,所幸,两天后的山路上,能够找到食物??草根,他们搭起火堆,烧烤这些宝贵的草根裹腹充饥。就是靠着这些食物和坚强的意志,几乎就是托着脑袋行走了八天八夜,终于走出危险区。他笑着跟我们说,当消防兵给了他很好的体力和意志,当驾驶员又给了他很好的熬夜的功夫,心中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又是支撑他走出险境的巨大动力。在路途中,他分析家中各位亲人的境况,最后获知的确切情况与他预知的基本不差,父母所在村落被石泥流侵吞,已无生存希望。最令他激动的是,在获知女儿幼儿园有三人死亡,具体姓名不详,而正在万分担忧时,见到女儿向自己扑来,满眼的泪,满面的泪,一个不流泪的汉子,抱着女儿放声大哭!
        在重庆短暂的治疗后,当医护人员告诉他要转院去杭州时,他高兴地说:杭州,好啊!我喜欢这个城市!李德海说,这里人好热情,象家人一样,很温暖!。其实他不知道,我们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他也多次地让我们感动、温暖!他,乐观!坚毅!自信!噢,我想起来了,第一眼看见他的眼神,觉得是那么地与众不同,我知道了,那是一个军人所特有坚毅的目光!是一个军人的优秀品质,使得他有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作为一名消防队员,抗洪抢险时,他抢救了无数条生命,现在,他作为一名灾区百姓,受到了来自政府、大众的关心、照顾,陪护他的志愿者动情地说:平时所说的英雄似乎很遥远,但现在,在我们面前却真真切切地躺着一位英雄,你真了不起!。是的,李德海,一名退伍军人,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也让我们不得不说:老天有眼,好人有好报啊!
                                                   邵逸夫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