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4-20浏览次数:671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1号文件与学校53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求真务实,推进教学改革,4月18日下午,理学院在数学中心五楼多媒体会议厅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校党委副书记叶高翔教授、教务处副处长金蒙伟教授以及理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理学院参与教学工作的教授、副教授等教师济济一堂,认真聆听了校院领导的教学改革报告。会议由理学院党委书记翟国庆教授主持。
  会上,叶高翔书记对理学院的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从恢复高考到2004年的中央十六号文件,我国的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年轻大学生是建设的中流砥柱,我校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也和本科教学分不开。叶书记指出,我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加强教育研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学教改方面的政策。理学院教学改革走在全校前列,数理化的基础教学在全校本科生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理学院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都恪尽职守,关心学生,受到学生的爱戴。进入浙江大学的学生很优秀,他们也迫切需要学习方法和理想信念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四学期制下的学习。叶书记强调,四学期制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要有合理设置,管理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金蒙伟教授对学校即将实行的、以大类招生培养为标志的新一轮重大教学改革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说明,希望理学院在制定2006-2008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时,合理安排课程,特别是短学期课程,充分发挥四学期的优势,使学生获益。
  会上,常务副院长鲍世宁教授肯定了理学院教师承担很多教学任务的辛勤工作,指出各系都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在创一流的进程中会坚持教学科研并重、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激励教师培养教学的责任心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理学院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陈杰诚副院长向大会介绍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情况。他首先回顾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温家宝总理倡导的教授、院士要上课堂,给学生讲基础课,以及教育部与学校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精神。然后介绍了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两大重点“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以及学校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教改措施”。最后,介绍了理学院新“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以及即将采取的若干配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如何在岗位聘任及职称晋升中加强对本科教学考核,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他向大家介绍了理学院本科教学面临的许多困难与挑战,恳请老师们更多地投入本科生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培养创新型一流人才、为学校创一流做出更多的贡献。
  根据理学院新的招生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初不分专业,完成学业后按12个专业21个主修专业方向毕业,可以拥有多个主修或辅修专业。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开始申请进入主修专业方向,同时辅修、双修其他专业。每个专业方向都设有接收主修生的资格要求以及主修生毕业的规格要求,学生毕业时若达到多个主修专业方向的毕业规格要求,可以根据学校规定申请其中的任意一个作为主修专业方向、其他的作为辅修专业方向毕业。学生在两年内或在确定主修专业方向前,如果发现自己更适合非理学院专业的学习,可以申请转院或转校。
  翟国庆书记最后作了会议总结,指出教学工作会议是理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的又一次举措。理学院一直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向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前进等主题。从2005年下半年至今,陆续召开十多次同一系列会议进行探讨,总结而言:第一,我校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理学院面临着巨大挑战,希望全体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拓展思路,为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作出贡献;第二,理学院致力于创造育人环境,狠抓教学质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响应温家宝总理对教师的殷切嘱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三,理学院要籍着学校招生就业改革的春风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