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左右的浙大女教师,有的骨密度相当于五六十岁,最高的相当于70岁。浙江大学工会和体能基地对2629位教职工进行体能测试发现,大部分中年女教师的骨密度低于正常标准。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骨密度低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运动可增加骨密度。负责体能测试的浙江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博导王健教授说,中年女教师骨密度偏低最大的原因是缺乏运动。
近8个月的体能测试结果还表明,大部分的教职工心脏功能不佳,全校仅有5%的教职工指标达到优秀;女教师的平均体脂含量为28%,属轻度肥胖(体脂肪含量25%?30%为轻度肥胖,31%?35%为中度肥胖,超过35%为重度肥胖);超过一半的女教师的肌肉力量较差,约三分之二腰背肌力量明显不足,还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
对增强骨密度,王教授给出一套方案:
1.牛奶含钙较高,早晚各喝一袋。
2.坚持每天跳绳。研究者曾用小鼠做实验,分组做跑步、走路和跳跃的动作,发现跳跃对提高骨密度效果最好,跑步次之。
测试还表明,教师因为长期伏案工作,腰椎、颈椎出问题的也很多,王教授也介绍了一套简易保健操:
1.下巴在空中写“凤”字,写7?8遍,可以解除疲劳,锻炼颈部肌肉。
2.双手提重物,做耸肩动作3?5次。
3.平躺在床上,腰部向正上方提,在空中停留10秒钟然后放下,做3?5次,对腰部酸痛很有效果。 (记者周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