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省政府召开的对口支持武义工作会议和学校扶贫工作会议精神,9月19日,刚刚上任的地方合作处处长朱世强教授和我校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校工会干部王高明等一行四人,前往我校挂钩扶贫单位??武义新宅镇,就我校2005年新宅镇扶贫项目进行考察与调研。
新宅镇位于武义县南部山区,尽管那儿有着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森林和绿意盎然绵绵不绝的茶园,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农民生活相对贫困。今年,镇党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确定了高山名优茶开发、山羊品种改良与技术推广、少妃土鸡标准化生产、乌门到三坑口村公路修建、浙大新宅镇科技培训中心改造等五个扶贫项目,希望浙江大学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在新宅镇镇政府接待室,朱世强处长与新宅镇党委书记朱济岳,镇长朱少鹏共同对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一一分析了这些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朱世强说,浙江大学非常重视扶贫工作,这几年,以科技项目作为扶贫“种子”,实施了一系列有浙大特色、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主的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今后,我们还将按照省里要求,发挥浙大科技优势,努力做好扶贫工作。在谈到新宅镇今后发展时,朱处长希望新宅镇领导能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在实施农业项目时,拓宽经济发展渠道,使得整个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协调;与此同时要因地制宜,借势开发,挖掘特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坚持走技术靠浙大,市场靠企业,以浙江大学为依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速度的新路子。最后,朱世强处长表示,地方合作处将尽快对这几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形成建设性意见,提交学校党委,等学校研究决定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确保今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
新宅镇党委书记朱济岳代表新宅镇的父老乡亲感谢浙江大学为扶贫工作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也希望浙大对今年扶贫资金有所调整,重点对康庄工程(乌门到三坑口村公路修建)给予支持,让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实现盼了几十年的愿望,造福子孙后代。
座谈结束后,朱处长在朱济岳、朱少鹏等的陪同下,冒着酷暑前往少妃土鸡养植基地、宣武乡希望小学、雅绿茶厂、康庄工程建设工地、三坑口村进行了考察,并与当地养殖户以及村干部进行了交流。(地方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