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召开学生工作专题讨论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04-26浏览次数:467

 

针对本学期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转变,信息学院党、政对学院学生总体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学习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营建优良育人环境,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的共识。围绕这一共识,本学期举办了多次由研究生德育导师、班主任、学生党员骨干参加的培训班和学生大会。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迟到及缺课率较高及近年来本科生不及格率和学位授予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等现状,就如何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如何帮助经济困难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树立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等问题,于4月22日又召开了由学生思政人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学生思政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当前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几支队伍如何建设?相互间关系如何把握?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教风建设?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院第一学生总支副书记钱智敢老师详细分析了学生管理体制转变以来,紫金港校区信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以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以党建带团建,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全体同学的思路。学院分管困难生工作的冯萍老师详细介绍了目前学院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前期的调研,她认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是有群体性的,有的党员多的班级和寝室,总体情况就好,学生党员骨干少的班级和寝室,工作就相对难开展。她提出应加强寝室和班级环境建设,加强薄弱环节的党建工作,并建议学风建设应该从大一开始抓起,从低年级就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本科生教学科毛慧玲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学位授予率和不及格率,提出了学风建设关键是抓好“两室(寝室、教室)”建设;对思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责任与权利相结合,充分肯定班主任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注重专业影响,针对不同年级在本科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有些课程可以实行习题课和加强到课率检查的建议。学院学生第二总支副书记徐国斌老师针对目前学院思政工作人员缺编的现状,提出了大胆起用直博生做兼职思政工作,辅导员工作应深入学生一线,做学生的贴心人,还提出研究生思政应依托导师,规范研究生小班和支部建制的建议。分管学生会工作的吴凯霞老师,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对学生思政人员的培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院特色活动的建议。心理咨询专家王珏人老师则针对学生思想现状,提出了思政工作要树立开放的理念,大学也应引入个性化教育的建议。党委副书记徐国良老师从学院发展的角度,指出要从学院的发展角度审视学生工作,从系统集成的角度,积极探索适合信息学院的工作机制、管理模式,为学院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扩大学院在校内外的影响。

学院党委书记曾广杰老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研论是为了促进工作,希望全体同志在工作中首先要把加强自身学习、适应角色和开展日常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和学生学习实际及思想情况,加强研究,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第二,要把制度建设和学院的特色管理结合起来,依托学科优势,培养优质人才;第三,要把学习16号文件和加强学风、教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学院的学科优势,解决当前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要切实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校园稳定工作,把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学院师师生生自觉成为社会发展、稳定的生力军。

会议要求学生第一、第二党总支,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就研讨会提出加强学风和教风建设的若干建议和形成的共识,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并提交书记办公会议和院务会议讨论后在全院推行。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学院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开展学生的抓手,必将促进和推动我院学生工作的开展。(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