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教授简介:43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理科学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运动、休闲与健康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工程入选人才,主要从事运动与健康理论研究。
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均寿命己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2001年的71.8岁,高于世界平均寿命(65岁)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寿命(69岁),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
根据2002年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政府统计公报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的报道,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前四位死因均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其中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比例明显偏高;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2000多万。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其中,中年人与老年人患病率相近,城乡差别不大;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经达到8.1%。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此外,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发展状况也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1)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50%~55%;(2)环境状况20%~25%;(3)遗传因素15%~20%;(4)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10%~15%。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各个群体和个人生活活动特征的总和,而狭义的生活方式特指符合当代健康科学理念和标准的生活活动特征,是人的健康观念及其行为状况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身体状况、酒精及药物、营养状况、社会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状况、情绪健康、压力控制、智力状况、职业健康、环境健康等。目前,人们将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肺部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这些疾病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前四位致死疾病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构成是基本相同的。
生活方式病的发生与发展非一般传统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能控制和预防,只能从人们的行为着手,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激励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标。研究发现,运动作为人们最为熟悉和方便的健身保健方法,其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证实,成为目前全球对抗生活方式疾病的一种最为积极和有效的手段。调查研究证明,人体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死亡率与通过体育锻炼所消耗的能量成反比。此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研究还发现,经常运动能够明显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弹性,减少患高血压、高胆固醇症和肥胖症等疾病的危险。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缓机体的衰老速度。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身心疾病的病情。在社交方面,运动可增加自我形象,增加自我满意度和社会适应,对社会技巧和认知功能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然而,运动在国人心目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运动参与在中国远不及喝茶、打牌、卡拉OK等消遣娱乐性活动来得普及和富有兴趣。如果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反映体育参与的情况,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65%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这一数字远不能与新西兰93%、日本80%、欧洲80%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比例相提并论;加拿大、新西兰、芬兰和瑞典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分别为86%、80%、73%和59%,我国为35%;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每周参加3次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分别为50.2%、49.5%、36.5%和23%,而我国只有18.2%。此外,按年龄来划分还发现,我国体育人口中,71-75岁的占该年龄总数的46.1%;16-20岁的青少年占该年龄段总数的31.8%;而41-45岁的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我国体育人口呈现典型的两端高而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另外,我国知识分子人群每周参加3次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17.4%,低于全国均数18.2%的比例。
国内的调查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主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乏兴趣,占30.2%;第二,认为"没有必要",占6.8%;第三,认为自己"身体较弱,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占6.4%;第四,学生时代就不喜欢体育活动,占6.0%;第五,认为"体育活动不适合自己的举止行为",占1.9%;第六,担心他人讥笑,占2.3%。而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客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少时间,占53.8%;第二,缺少场地设施,占34.9%;第三,精力不足,占29.8%;第四,缺乏经费,占16.8%;第五,“不懂锻炼方法”和“场地远,不方便”,均占12.9%。
王健教授认为,综合国内外关于运动参与行为的多方面研究,运动参与行为主要受以下三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个人因素,如个人身体健康状态、过去的运动经验和习惯、人格特征、肥胖、态度、信念、自我能力评价以及对运动结果的期待等;二是环境条件,如有无运动设施、使用是否方便和是否能够安排足够的时间等;三是运动项目的特征,如运动项目的种类、活动方式、强度、趣味性、竞争性以及运动后的感觉等。其中,促成人们开始参与运动的因素主要是自我运动能力的评价、自我控制、运动态度和身体体征;而能够让一个人坚持运动则受运动动机、运动技能、家人与朋友支持鼓励、可利用时间、运动设施方便程度和对运动的认知等因素的制约。最后,王教授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让更多的人参与运动和坚持运动,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公民健康教育和必要的社会支持。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