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学,更应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12月10日下午,城市学院传媒学院举行教法改革研讨会,各系系主任、任课教师济济一堂,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城市学院副院长庄华洁到会听取研讨。
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学院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在教学上做了积极探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中管理教学事宜;推出一批公开课和精品课程,为教学提供了模版;实行系主任、教师的听课制度,方便了交流和沟通;实施年轻教师导师制,力求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派遣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全国一流大学听课学习,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研讨会上,教师们交流了赴北京高校听课的体会。青年教师王艳表示,全国一流大学的前沿意识、国际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教育以及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觉得,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现场反应,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内在的学者激情、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有着多年工作经历的老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上课是门艺术,教师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作为一个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必须对上课内容有着充分的理解和熟悉,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上,不可以拘泥于形式,必须运用各种方式实现于学生的互动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的知识去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甚至是做人的道理。而在教学方面,教师们提倡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实行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方式。
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寿福在做会议总结时认为,研讨会不仅仅是对教法方法的研讨,更涉及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身的教学工作感悟以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他希望教师们,要振奋精神,加强自信心,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要提高责任感,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研究。
城市学院副院长庄华洁对传媒学院在教学改革中所做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由衷地赞赏。她认为,采用教学研讨的方式,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整个分院的教学工作会由此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城市学院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