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学史力行 鉴往知来”——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行读党史”活动之遵义湄潭行

发布时间:2021-05-12 23:25:58浏览次数:1166

“重走西迁之路,重温革命精神,不负使命担当,遵义、湄潭,我们来了!”在风和日丽的4月,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的20余名青年教授吹响了寻访“红色根脉”的集结号,踏上了赶赴浙大第二故乡——贵州遵义、湄潭的行程,以建党百年“行读党史”为契机,重温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寻访前辈不朽之精神。



以赤子情怀,亮一颗向党红心

 

从遵义会议纪念馆到红军山烈士陵园,再到娄山关,浙江大学青年教授历经四天三晚,跋山涉水,行走上千公里。他们在红军山为英烈献上花篮,面对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言,他们在娄山关,大声吟诵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他们当中,平均年龄大约在30-40岁之间,几乎都有海外留学背景,80%的青年教授是第一次踏上遵义、湄潭的土地,但他们却并不陌生,这里的每一句诗词、每一个地名、每一场战役、每一个故事……他们都了然于心。




“我们深刻感受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坚持,也体会到革命志士们在苦难中不忘初心,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一切的精神,这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教授说,作为一名青年教授,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将不畏艰辛奋发图强的精神教给学生。面向未来,我将更加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基础科学问题,攻坚克难争取创新成果。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彦教授特别有感触。她说她的孩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学校里老师要求孩子在家阅读《红岩》一书并写出读后感,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红岩》中所讲的故事,她特意给孩子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故事里的中国》栏目,其中有一集中就谈到了《烈火中永生》,那些鲜活的英雄形象,是什么让他们在那样一个魔窟里,保持乐观、坚毅、无畏,是信仰,就像江姐在受尽酷刑后喊出,“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曾经,革命英烈们向死而生、舍生取义,因为他们坚信,生的快乐将代替了死的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芜,如今,他们美好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当五星红旗每一天都可以冉冉升起在安稳的黎明,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让烈火中不灭的信仰去点燃新时代的新的荣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拓前进,一步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学党史,就是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通过学习他们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立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会长陈积明说。

 

以青春之名,怀一腔拼搏热血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新的壮丽篇章,不负伟大的新时代。



 

八十四年前,浙大师生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怀着科学报国、科学救忘的大志,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公里,从西子湖畔来到湄江之滨。谱写了悲壮而辉惶的“文军西征”千古绝唱。今天,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赓续革命精神,重走文军之路,不负使命担当。423日,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西迁研学基地在湄潭正式挂牌,基地将集交流、学习和服务为一体,充分发挥浙大青年教授的作用,帮助当地孩子们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李铁风教授走进当地中学,向学生科普讲解了所在团队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人,首次实现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处深海自主驱动,并赠送了机器鱼模型,鼓励他们从小励志报效国家;浙大一院教学部副主任胡健波教授走进湄潭中学从多个维度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认知自我、缓解压力;材料学院余倩教授以“中国橙王”褚时健传奇人生的故事为开端,告诉同学们,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峰顶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峰顶跌落低谷的反弹力。她一张手绘的画卷,引导同学们从中汲取精神和智慧的力量,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张彦教授以“而今迈步从头越———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及2021两会精神”为题,面向当地党政干部,讲述了一趟生动的党课……



 

“我们缅怀、追忆那段历史,不但为这方平安恬情的乐土所感动!为湄潭人的温厚、浓重的人情而感动!更应该奋发图强、奉献社会。”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李寒莹说,我们将从百年党史和浙大求是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不断追梦前行,向我们先辈那样潜心治学,做一流的科研,做世界领先的学术研究”,踏实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




  (文 潘怡蒙/图 汪晓勇)



感悟与体会:

化学系副系主任、教授、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副会长史炳锋: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的伟大转折,湄潭是浙大人的第二故乡。这次参加青年教授联谊会的“行读党史”活动,来到遵义湄潭,重温了我党的历史和浙大先辈的文军精神,备受鼓舞。老一代浙大人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在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西迁办学,铸就了“东方剑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勇毅担当。我们新一代浙大人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求是创新”的校训,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学院副院长、教授、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理事赵朋:

此次的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组织的行读党史活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老一代的浙大人,通过文军长征来到湄潭这个地方,做出了非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培养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作为新一代的浙江大学机械人,要为我们国家的制造强国贡献我自己的力量。

 

人才工作办公室专聘副主任、教授、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理事李武华:

这次行读党史活动,我们一路行走,一路精研,一路探索,一路行动,收获颇多。第一是挣脱了缰绳,我们把以前在书本里面,电视里面,网络里面包括前辈讲的故事情节以及各种经历具象化、立体化了,而这些见识能够让我们看到更远的世界;第二,我们在这里面看到革命先烈,浙大的前辈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一直在为国家、学校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念,激励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在我们为国家百年之大变局的过程中,在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中,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制药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理事张治国:

很开心参加这次重走西迁路,对我的感触非常深。原来只学到了一个“你将与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从此共享浙大人这一无上荣光的称号”,这次来到西迁办学地,也体会到先辈们筚路蓝缕,文军长征,办学的不易,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精气神还是保持的非常好,也有很多的活动,比如游泳,一些文艺活动,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成果,培养了一批伟人。我们也要向先辈学习,不忘历史担当,努力把我们浙江大学建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医学院副院长副院长、教授、浙大青年教授联谊会理事张丹:

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组织的重走西迁之路,重温西迁精神,行读党史活动,对我们青年教授是一次极大的心灵震撼之旅。实地感受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前辈、教授们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是冒万死以求一真知,爱护学生培养人才,激励青年教授在新时代发挥更多的作用,担负更大的使命。

 

中文系副主任、教授、浙大研究生培养处专聘副处长陈洁:

以前,湄潭如我,只存在于教科书当中,留存于文学作品当中。这次到了文庙,到了永兴,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我被文军长征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感动,还被他们求是创新的科研探索精神深深地鼓舞,历经了三代浙大人,我发现这种文脉的传承一直还在延续。包括这次在423日,世界阅读日的当天,我给当地的中学生讲阅读史,因为我是研究数字出版的,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有重要的别样意义。透过他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这种文脉的延续,也仿佛看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希望能够像历史上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那样,将教书育人、科研求知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金融学系主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朱燕建: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学习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我们老一辈浙大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当中能够坚持求是创新,能够高标准地完成教学跟科研,把浙江大学打造成为了东方剑桥这么赋有国际声誉的大学。老一辈浙大人的精神,激励了我们新一辈浙大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立德树人,潜心科研,为实现我们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为浙江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贡献力量。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陈辉:

通过这次参与的活动,让我感触特别深,尤其是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我们浙大前辈们西迁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在这次活动中,我非常有幸去了湄潭求是高级中学,为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课,在课堂中我真的是印象非常深刻,学生们非常的活跃,和我的交互非常多,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状态非常好,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种传承,西迁传承下来的历史给当地的教育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贡献。作为青年教授,我觉得将来我们应该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浙大第二故乡做更大的贡献。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钱骏教授: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钱浩亮:

非常荣幸可以参加这次学习党史校史的活动。在这几天活动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长征和文军西迁的伟大壮举。我们学习并深刻了解了浙大和湄潭的历史渊源,让我感动。所以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研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关雪莹:

我们作为浙大的青年教工代表来到遵义、湄潭,我们重走浙大的西迁之路,为的是学习继承浙大老一辈教职员工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在这里看到浙大老一辈教育家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工作,没有因为外界艰苦环境的干扰而终止自己的科研,这个精神感动着我,未来我们将在自己的科研之路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我们浙大的西迁精神继续传承给我们的学生并且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克服千难万险,雄关漫道一直走下去。

 

动物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朱书:

当我站在娄山关的关隘上,身后就是一条索道,山风凌冽,但是我的心情非常激荡,就像我身上穿的红颜色衣服一样。这几天我们随着青年教授联谊会来到了遵义湄潭,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长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军事上的红军长征,站在这里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拿到了娄山关的大捷;另一场重要的长征就是浙江大学西迁路上的文军长征。我们作为浙江大学的老师,从这两场长征上汲取力量。一个是来自于我们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另一个来自于我们浙江大学老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乐观主义精神,就像毛主席诗词说的那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事业将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我们将在这个事业中尽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份绵薄之力。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