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使命必达,心肝宝贝有我们守护 ――记浙医一院“双下沉”助力浦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先心病筛查

发布时间:2019-07-25 08:31:18浏览次数:250

近十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报告,从2005年至2009年先心病在出生缺陷性疾病中,已从原来的第五位跃居首位。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千分之六到十之间。每年我国大约有15万个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出生。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新生儿、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心病患儿90%以上在婴幼儿期病情进展迅速,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绝大部分都能通过手术彻底根治,术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所以,了解先心病的预防知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即将和已经为人父母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促进早诊断、早治疗,关系到每个新生儿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为将此项利国惠民工程真正落实到位,5月初,在浦江县卫健局走访调研、协调沟通的努力下,浦江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3家产科单位之一,立即着手积极推进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工作。其中,首当其冲的重任就落在了超声科肩上。

带着“双下沉、两提升”的光荣使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中心蒋大磊,在今年3月到6月期间服务于浦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虽然平时的工作是辛苦而忙碌的,但听到当地患者对其工作表示满意的评价时,蒋大磊的内心是充满喜悦和自豪的。对于重大筛查任务,蒋大磊刚开始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按照卫健局要求,首先本次筛查的对象,必须是出生后6至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时间窗很小。其次,虽说筛查方法主要采用双指标法,即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但产科医生为避免漏诊,往往要求新生儿都常规进行心超筛查,工作量相当大。尤其是心脏超声检查作为最后一关,责任也是“压力山大”。但浦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虞忠东毫不犹豫的接手了任务。他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人员缺等困难,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着。在虞主任模范带头精神的鼓舞下,全科同仁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努力工作,有时甚至推迟吃饭时间以完成这份额外的筛查任务。

077939de5d5a453686a6a7e1cb4722c8.jpg

蒋大磊作为心脏超声专业人员,为了减轻大家工作压力,便主动承担起大部分筛查工作。通常,周一周二是检查高峰,蒋大磊最多一天在完成日常成人超声检查工作量的前提下,又额外检查了近10个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心脏比成人小的多,细微结构需要仔细分辨,而且他们大多不会良好配合检查,所以往往需要检查者付出比成人检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蒋大磊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更耐心,更细心。由于新生儿弱小娇嫩,为了预防他们检查时感冒着凉,他让助手关掉空调后再进行检查。有的家长提出抱着孩子等待时间偏长。针对这一问题,跟产科协商之后,统一让他们在常规检查结束后送孩子过来。这样既避免了等待过久,又减少了婴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在虞主任的提议下,甚至为那些忘带毛巾的家长准备了一些不会伤害婴儿皮肤专用纸巾,用来擦净检查后皮肤上的超声耦合剂。虽是小事桩桩件件,却是暖心的细节体现。家长们对于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热情的赞扬。

据初步统计,5月份,我共完成新生儿心脏检查63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者21人次,卵圆孔未闭者23人次(两种都有的未单独统计),未发现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蒋大磊始终牢记“双下沉,两提升”的使命。在和基层医院超声同仁并肩作战,相互学习的过程中,用浙一人始终秉承的严谨求实的宗旨指导他继续前进。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