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山坳里的美丽人生――记浙医一院输血科“青年文明号”团队二上“麻风村”

发布时间:2019-02-25 08:49:05浏览次数:394

2019年1月27日是第6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1月26日上午8: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浙江省“青年文明号”团队,在输血科主任谢珏的带领下,一行17人满怀热情、带着当初的承诺,风尘仆仆再次来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的“麻风村”,感受时代楷模之精神,感悟医务人员的时代责任。

360桌面截图20190225090519.jpg

静伫于山坳里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也是一家收治麻风治愈畸残者和重症麻风现症病人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数千名麻风病人在这里治疗、康复、回归社会。和寻常的住院部病人不同,“麻风村”麻风休养员的平均年龄70多岁,平均居住时间长达30多年,100%存在可见畸残。而这方占地1400多亩,位处静僻山坳里的小天地,就成了他们的庇佑之所。几十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先后来到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守护着他们。

麻风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匪夷所思的一种疾病,它不但在肉体上折磨人类,还使病人在精神上倍受炼狱般的煎熬。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昔日令人“闻麻丧胆”的麻风病在当今已经可以治愈,被治愈的麻风病人无传染性,但老百姓心里至今仍然存在挥不去的极端恐惧心理。因此“关爱麻风病人,消除麻风歧视”即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

如今与麻风休养员朝夕相处的,是一支以 “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医护团队,十几年以来,他们坚韧地扎根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以爱与学识,为麻风休养员撑起了一方净土。他们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誉为时代楷模,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喻永祥主任获得最美浙江人荣誉称号,护士长潘美儿是第四十二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在这里,他们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改善康复护理条件,屡创佳绩,传递着正能量。

喻永祥是上柏住院部的主任,但他更喜欢“村长”这个称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麻风病防治陈列馆,里面珍藏的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件件残缺的实物,都在向新一代展现着前辈们大医精诚的精神风范,传承着先驱者的光荣与梦想。通过喻主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国家对麻风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吃住就医全部免费,每月还有一些生活补贴…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保障,然而精神上却相当空虚寂寞,他们中多数在孩童时期染病,早已无亲无故,在他们的心目中,医务人员不仅是他们的医生,更是他们的亲人。然而医务人员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难以做到常常与病人谈心交流,麻风村的病人,他们不仅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更缺失的是世人的精神关怀。

360桌面截图20190225090628.jpg

浙医一院输血科青年文明号成员为麻风村的村民们精心准备了暖心小礼物:牙膏、牙刷、香皂、毛巾,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但是却饱含着我们的衷心祝福。我们亲手将礼物挨家挨户地送上门,与他们亲切交谈,望着老人们露出的灿烂笑容,我们的内心是充实和满足的,所有的疲劳一扫而光。

“新年快乐!希望你们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谢谢你们,你们真好,这些礼物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这既是一份祝福也是一份承诺,用我们的守护来换你们的微笑。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他们挥着残缺的手,多数坐着轮椅,和我们一一告别,有些依依不舍。

360桌面截图20190225090639.jpg

360桌面截图20190225090652.jpg

360桌面截图20190225090704.jpg

  浙医一院输血科青年文明号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向全社会呼吁麻风病并不可怕,麻风病患者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与平等对待;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每位成员都能珍惜当下,学习时代楷模之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为患者服务的使命,做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让“青年文明号”温暖服务每一位同胞。输血科青年文明号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促进青年职工队伍发展,为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医学中心的”美好愿景而共同奋斗。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