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厉害了WORD“浙壹汇”浙一急救志愿者团队 ――杭马结束了,除了选手和风光,别忘了还有最美的他们

发布时间:2016-11-09 15:43:26浏览次数:559

    今年恰逢杭州国际马拉松三十周年,各路“Running man”云集于西湖之滨、集结在钱塘江畔,意欲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现为杭马庆生。11月6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2000余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全程、半程马拉松等多项比赛。在这场狂欢盛世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杭州马拉松急救志愿者。
对于长跑者而言不仅只是力量,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在长跑运动过程中通常会导致肌肉肌腱拉伤、骨折,甚至心室颤动,心跳骤停等致命性伤害,如不及时得到救助,将会致命。之前其他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已有活生生的案例发生。为保障第30届杭州马拉松顺利进行,本次杭马共设立移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机器53台,组织了杭城各大医院75名急救志愿者参与救助保障。浙医一院“浙壹汇”志愿组织共有38位AED急救志愿者分别负责半马、全马的终点等其他及易发生危险的高危地段的重要急救工作。
赛前由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医疗保障团队、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杭州飞宇公众急救培训基地为我们的AED急救志愿者进行了赛道急救培训,内容包含:新式AED的正确使用,利用对讲机在跑到上协同呼救救助的方式方法等等,志愿者们受益匪浅。
6日凌晨5点,初冬的早晨,户外气温只有10摄氏度,浙壹汇急救志愿者们披星戴月,早早地出发,踏上属于他们的“马拉松”之路。
这群志愿者中有的是年资很高的医生及护士长,有的是刚参加过G20峰会医疗保障任务的急救人员,他们都是急诊、ICU、麻醉室等重要科室的业务骨干,他们不辞辛劳,有已连续上了两轮夜班未回家的;有的则是刚结束繁忙的前夜,虽然累的已经嗓子沙哑,可还是在值班室稍作休息后又赶到杭马现场参与志愿服务。还有好多其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为你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手动点赞。
比赛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带上自己的“武器装备”:AED、对讲机,还有各种急救药品,随后分批赶赴各个赛点,做各项救援工作,他们忙碌在各赛段现场,成为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赛中,志愿者们时刻关注运动员身体和表情的细微变化,发现有异常表现及时询问他们能否坚持,并将运动员号码和异常情况通过对讲机通知下一站的急救人员持续关注,把出现抽筋的运动员搀扶到路边休息,并给他们喷气雾剂,按摩肌肉缓解疼痛。有头晕、胸闷和晕厥发生的,志愿者立即协助其安全区域平卧休息,并通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救护车支援......在跑道上,急救志愿者还遇到一位因低血糖、全身肌肉僵硬而倒下的运动员,急救处理后,运动员还不忘继续奔跑,直至百般劝说后才于心不忍放弃比赛,可爱的运动员还不忘让志愿者给自己倒下的瞬间拍个照,珍藏一份难忘的记忆为这些坚持到底的跑友们点赞!
不管是健步如飞的职业跑者,还是推着脑瘫儿子童车跑步的父亲,每一位运动员们对跑步的执着精神也深深的感染着身旁的每一个人。跑步,每个人的目的各不相同,但跑者的正能量是可以传播、影响甚至感动你的,正如罗莎琳.德卡斯奥说过的: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
来自浙一跑团的运动健儿们,在赛道上留下了他们英勇的足迹,志愿者们为他们加油,为他们的努力坚持而感到骄傲!
比赛结束,志愿者们也随人潮散去,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他们从未留下名字,却留给我们一场盛大而又难忘的赛事。
也许,这些急救志愿者只是千百位工作人员中的一个,没有人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却是他们一个又一个的肩膀,撑起了这32000余人的“体育狂欢”,是他们的身影点缀了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马拉松路线。
让我们向这群勇于付出,甘于奉献的急救志愿者们,致敬。
后记:
此次杭州马拉松志愿服务让“浙壹汇”志愿者们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收获感动,收获成长。圆满完成了马拉松全程的医疗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的努力也被得到了认可,就在11月7日中午,杭马组委会车老师还为浙壹汇志愿者们送来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并对“浙壹汇”急救团队给予了高度肯定。
通过本次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感受到了选手们身上永不言弃的运动精神,体验到互帮互助的快乐,更加深刻的理解“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青春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把志愿者精神和信念传播到每个角落,浙医一院“浙壹汇”志愿者将会秉承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美丽浙一,幸福医疗”的伟大院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志愿者您的加入,感谢您的辛苦付出,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