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浙医一院创新团队再受表彰 另3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6-03-30 10:47:46浏览次数:255

    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323日上午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与获奖代表进行了座谈。李强出席座谈会并在奖励大会上讲话。我院院长王伟林教授,黄河教授等出席奖励大会,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口腔科主任王慧明,药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幸国分别获奖。
奖励大会上表彰了201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29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分别在座谈会和奖励大会上发言。
2015年度,我院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由郑树森,李兰娟,王伟林,陈智,徐骁等完成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浙江省医学领域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代表着对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科研团队的认定。
2015年度,我院黄河教授团队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昨日,我院共有3项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为:倪一鸣教授主持的危重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的创新和完善、王慧明主持的下颌骨功能重建临床创新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和张幸国主持的中药有毒成分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其应用研究
夏宝龙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获奖代表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问候。在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取得的成绩后,夏宝龙指出,进入十三五时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面对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中高端的新要求,我们要坚定率先进入全国创新型省份行列的雄心壮志,把创新目标牢牢锁定在全国第一方阵,正视差距、认清不足,快马加鞭、迎头赶上。面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们要对标高质量、均衡性,把抓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短板,闯过科技创新的华山一条路,走出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光明坦途。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任务,我们要聚焦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第一工程,抓好一转四创,即全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发动机,全面驱动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环境这四个轮子,实现科技向产业转化的实质性飞跃。夏宝龙指出,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希望大家要有攀登科技高峰的勇气,有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热忱,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满腔热情地当好科技工作者的店小二,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创新者梦想成真,使浙江成为科技创新的乐土和天堂。
李强在讲话时说,站在十三五起步的关键节点,全省上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补短板促转型,让科技创新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动机。重点要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培育创新人才上下功夫,在引进创新人才上下力气,在激发人才创新动力上出实招;要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上取得新突破,切实抓好科技大市场建设、优质科技成果供给和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构建;要在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加快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抓好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建设;要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上取得新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营造最优创新环境,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