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追梦的脚步已在路上――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走笔

发布时间:2013-05-08 14:52:56浏览次数:984

 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盈的柳枝、绚烂的花朵……又是一年春光好,启真湖畔,一片姹紫嫣红。426—27日,来自各院(系)、各单位、各部门的460余名“双代会”代表们却无暇顾及这如画风景,他们的“心思”都系在浙大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代表们认真听取了校党委书记金德水的重要讲话,讨论并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双代会”工作报告;表决通过四个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文件等。会场内外,代表们本着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直言不讳;谈问题不轻描淡写,提建议不随波逐流,共圆浙大梦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让我们一起走进“双代会”20多个代表团的分组讨论现场,贴身感受代表们“口若悬河”的风采、“真知灼见”的智慧,近距离触摸代表们那一颗颗滚烫的爱校荣校之心。
 
务实民主  进一步发挥“双代会”作用
“本次双代会真正把广大教职工当成学校的主人翁,让大家切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同时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务实的作风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大多数代表们在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的开场白。
“双代会”上,校党委书记金德水所作的重要讲话,常务副校长吴朝晖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直面学校发展问题,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所用的阐述时间比以往会议简短,但内容却更为丰富和深刻了。代表们高度肯定会议的务实、高效作风,他们表示,“校领导讲的都是‘干货’,在总结成绩、亮点时,更不回避存在的挑战和困难,分析透彻,思路清晰,切中要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发展方向。”
“及时发现问题是件好事,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责任,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姚娅萍代表说道。通过会议,代表们对学校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面对问题和挑战,代表们如争树早莺、啄泥新燕,加快前行步伐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本次“双代会”,《浙江大学2014=2015年岗位聘任工作原则意见》、《浙江大学教职工住房公积金补贴缴存标准方案》等四个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首次提交到代表们的手上,进行讨论、审议并表决通过。
 “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文件,代表们有发言权和审议表决权了,这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说明学校的民主进程向前跨了一大步”,胡松法代表道出了全体代表们的心声。虽然代表们拿到手的只是薄薄的几张纸,但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学校党委专门进行研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才最终形成了提交大会讨论的文件草案。
前期大量繁复的工作,代表们看在眼里、明在心里,有代表激动地说道,“这个突破性的进步有着里程碑意义,我们应该从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行使好民主权利,真正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民主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的,有些“心急”的代表们表示,“本次双代会财务工作报告中提到‘三公’经费的开支是很大的进步,希望将来有书面文稿,条目更细致、财务更透明。”
民情、民意、民心最能在深入的交流探讨中汇聚、集聚和凝聚。本次会议,校领导通过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地参加多组代表团的讨论,多方听取了教职工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与校领导近距离的直接沟通,让代表们最真切地感受到了务实、民主。“希望学校在双代会后能建立校领导与普通教职工间的交流机制,让教职工更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增强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多数代表期待着。
    
直面挑战  重振浙大学科雄风
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但在教育部新一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浙大的成绩并不理想。“如何深入反思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破解急功近利心态,从长远发展角度思考应对策略”成了本次“双代会”代表们分组讨论的热点。
电气学院代表们认为,学校应充分了解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梳理、改进,争取下一轮学科评估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学校关注传统学科优势下滑的危险,重点扶持一批拔尖学科的培育,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公共卫生系代表们表示,学校要做好学科梯队建设,兼顾传统学科,重视学科的内涵建设,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生科学院院、环资学院代表们说道,需从学科评估工作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建议聚焦重要学科,特别是公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主流学科,整合资源,加强组织,重点突击,使学科与学校整体地位相吻合……20多个分组讨论会上,关于学科建设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面对严峻的形势,代表们难抑心中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代表表示,“继承容易,改变很难。我们看到了问题,但如果没有改变的勇气,问题就只能搁浅。我们需要从学校的层面,对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大手术、大研究、大反思、大联合,落到实处,绝不能泛泛而谈”。
“加强顶层设计”是代表们众多建议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代表们表示,“学校学科门类齐、综合性强,但各学科力量过于分散、并不突出。希望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前瞻性工作,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实施学科‘造峰计划’与‘提升计划’,在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扶持部分学科先做大做强。”“做大做强单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出大成果。加强不同相关学科的合作也是重点”,多数代表建议到。
为使学科建设走在前列,工作创新就很重要。管理学院老牌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在本次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了第一的好成绩。“做好资源整合、加强交叉学科的合作,在学科建设方面深耕细作……”这是管理学院的代表们在会上与大家分享的“成功秘诀”。但“秘诀”不是恒久不变的,为保第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目前正在探索更好的工作抓手。
“真正优秀的学科应该是自循环的”,有代表表示,“优秀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政策配套等方面密切相关,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大事,需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前后变革要有延续性,尊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切不可朝令夕改。”
铮铮良言中,不难看出代表们共同的期盼——“重振浙大学科雄风”。
 
人尽其才  让每个教职工有出彩机会
 浙大在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进程中,最需要凝聚广大教职工的力量。实现浙大梦,也就是让每个教职工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金德水在“双代会”讲话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是以“师生为本”,应把“师生为本”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成就人,使广大师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宏伟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针对人才这个常新话题,代表们滔滔不绝……有代表表示,“学科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现在一些学科普遍存在高端人才少、教师队伍规模小、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刻不容缓。”有代表说道,“一流大学的核心是人才,但目前优秀人才流失比较多,希望学校对人才流失原因进行调研,以创造留住人才的氛围。”有代表认为,“术业有专攻,分工需合理。学校有不同层次的人才,应该进行职责的科学规划,不要让有些人才承担过多不重要的职责,疏忽了本职工作。”
如何做到“既善待女婿”,“又不亏待儿子”,“既照顾老的”,“又培养小的”,“还做到均衡”,这是人才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王慧代表说:“引进人才有很多政策优势,但本土的优秀教师很多时候拿不到资源。可别疼了女婿,忘了儿子。”张光新代表说:“学校除了重视大师、高端人才的引进外,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本土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多加关注。青年教师和本土人才的基数比较大,而且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学校应同样重视这批人的发展,不要让他们有种力使不上的感觉。”多数代表说道,“学校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但也应同样重视本校优秀青年教师的‘选育用留’。学校要让青年教师和本土优秀教师看到希望和温暖,这样才能尽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认同感”是代表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希望学校在增强教职工凝聚力、认同感上下功夫,90%的教职工对学校感到满意的话,学校未来的发展动力将源源不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广大教师对学校的内部认同感,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教师在各个场合都能正面宣传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达到家和万事兴。”“要让高校教师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要让教师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给教师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教师能够有幸福感”……
可喜的是本次会议讨论并表决通过的四个文件,真正关注到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为学校的发展夯实了人才的基础。多数代表带来了身边青年教职工的声音:学校的实在关心让我们青年教师觉得工作有盼头,生活很幸福。
 
 
潜心育人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最本质、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学校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学校应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对于全面提升质量,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的代表们有很多话要说。梁军代表说,“教学问题,最近三年内学校越来越重视。但按照现在的政策,奖惩层面还没有真正体现重视,很多教师会更倾向科研。学校最重要的使命是人才培养,应该转变现有政策,引导教师同样重视科研和教学。”沈永行代表表示,“教授坚持在一线给学生上课非常重要,关键是如何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上加大力度。”吴勇敏代表提到,“在教师的考核中要思考如何引导教师认真投入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有客观的评价和激励,形成面上的机制,而不是仅仅以评比优秀等点上的工作来推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源头”很重要,卓越教育的起点在于卓越生源。基础医学系代表在会上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基础医学系都瞄准优质生源的抢夺,每年系里都会分批、分次出动30多位教授奔赴重点高中、985211高校,宣讲自己的学科优势,影响和吸引一批优质生源的加入。他们表示,以提高生源质量为先,就是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目前教育的普遍现象是对学生学业上的表现关注度高,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关注少。要大力提倡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主导思想。”多数代表们把视角放到了对学生德的教育上。“学校工作报告首次强调‘提高德育质量’值得肯定,但如何提高,还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南和措施。如何明确专业教师的德育职责,如何让任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互动来促进德育等等操作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代表们的“心头事”,这里有很多细致、系统的事要考虑。有代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育人责任;有代表表示,提高质量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应加强课外实践培养;有代表提议,学校对于教学的政策不能过于频繁改变,应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前后政策应有延续性;有代表认为,要对目前教学体系、培养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做到大学分、长周期、求深度,并保证教学计划的稳定性。
 代表们智慧的碰撞、激情的火花,源于浙大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同样的梦想、同样的期待。圆梦,需要每一个浙大人全心参与,需要每一个浙大人在学校目标远景的领引下、战略战术的布局下那股敢啃硬骨头的劲头,需要每一个浙大人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共同前行。让梦想照进现实,浙大梦,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春潮澎湃处,我们追梦的脚步已在路上……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