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贵州站】 在贵大:谋篇布局 服务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2011-12-05 00:00:00浏览次数:1058

   四天的访问:十场学术报告会、五场座谈会、半天制造业与开发区考察……正是这四天成为了与贵州的“搭桥”之旅。
  今年5月26日-29日,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副会长周雪平教授、副会长唐睿康教授、秘书长魏江教授、副秘书长胡富强教授、副秘书长耿卫东教授、理事吴锋教授、西部研究院副院长方攸同教授、保卫处处长李凤旺教授等一行14人在会长鲍虎军教授带领下,在学校地方合作处、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专程奔赴贵州,与贵州大学和贵州省科技厅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青年教授双边合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
  此次前往贵州访问交流的年轻教授共有八人,可谓“阵容强大”,涵盖了包括计算机、农学、化学、管理、药学、电气、机械等学科。他们一行分别与贵州大学各个学院(学科)、学校和贵州省科技厅进行了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剧烈反响。此行,青年教授在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方面越发凸显出“中流砥柱”之势。
  到达贵州当天,青年教授们匆匆用餐后,便“分头行动”,完成了了与贵州大学相关学院的对接工作。
  鲍虎军到计算机学院作“复杂场景/对象的高效建模与真实感绘制”的专题学术报告、周雪平去农学院作“基因沉默技术与作物抗病虫改良”的专题报告、唐睿康去化工学院作“基于生物矿化化学原理的晶体生长与组装”的报告、魏江去管理学院作“管理科学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报告、胡富强去生命科学院作“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专题报告、耿卫东去现代制造重点实验室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业信息化”的报告、吴锋去机械学院作“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方攸同去经济学院作“高速铁路技术及在中国的发展”的报告……一时间内,在贵州大学校园内,七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同步上演,顿时刮起了一阵“学术漫谈”之风。
  “搭桥之旅”第二天的“对口支援两校青年专家座谈会”上,青年教授对昨日与相关学院的对接进展作了简短的汇报,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出席汇报会。
  汇报会上,贵大的青年教师希望可以赴浙大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学习,并在知名教授们的指导下,得到更快的提升。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会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鲍虎军对这一提议表示赞成,并对两校教师开展共同项目申请及学科合作表示欢迎,同时邀请贵大方在暑假派遣青年教师前来浙大的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副会长唐睿康也提出,学科方面的交流可以从青年教师做起,通过互派人员,做好“信使”工作,接下来的工作自然可以水到渠成。秘书长魏江教授至今已经接受两位来自贵州大学的教师作为访问学者,提供教学、学术等指导,并为来浙江大学的贵州大学青年教师团提供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方法的专题培训。
  经过十年的对口支援,相当一部分学科在项目合作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副会长、农学院常务副院长周雪平表示,2010年两校围绕“一条鱼、一片叶、一头牛”,共同开展科技合作。其中就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农学,如由浙大农学院昆虫所协助支持的“稻水象甲研究”项目,便在2010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厅重点专项。
  贵州作为浙大的第二故乡,在浙大青年教授的心中,一直怀揣着建设故乡的美好愿望。在于贵州科技厅领导关于加强省校科技合作的座谈会上,会长鲍虎军表示,今后青年教授联谊会将更加关注贵州的发展,动员更多的青年教授来贵州交流,开展科技合作,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此外,代表团还在贵阳市小河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众多的装备制造企业,为双方进一步的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四天的交流访问很短暂,合作之路却很漫长。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对贵州的支持与关注绝不限于此,回去之后,在一份递交给校党委书记金德水和校长杨卫的汇报文件中,联谊会提出“进一步推进对接合作”的建议:建议浙江大学和贵州大学双方均建立专门的、对口的青年教授交流组织机制,成立“浙江大学???贵州大学青年教授对口支援委员会”;建议浙江大学和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大学三方合作建立“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贵州工作站”,以深化省校合作;建议浙江大学和贵州大学双方在项目申请和实施上加强合作,建立项目申报的沟通机制,提前规划项目进度和合作事宜;建议浙江大学和贵州大学及贵州省科技厅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和交流方面加强合作,共享平台资源。
  这些建议表达的正是浙江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对第二故乡贵州的挚爱之情,展现的正是浙大学者对于推进地方合作的诚诚之意,记录的正是青年教授们建设祖国、心怀祖国的拳拳之心!

Copyright 浙江大学工会 Email:gongh@zju.edu.cn 联系电话:0571-87951470    管理登录 旧版回顾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