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隆重召开庆祝建校110周年校友代表大会
五月的华家池绿水如茵,树木郁葱,繁花似锦。在庆祝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5月21日,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隆重召开校友代表大会。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明江教授、副校长张土乔教授参加了学院的校友代表大会。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祥有等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校友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农学院党委楼成礼书记主持。
欣闻母校110周年华诞和学院校友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央财办农村二组组长八O届茶学校友吴宏耀、澳大利亚科学院研究员及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园艺系79级校友阮勇凌等许多校友发来贺电贺信以示庆贺,充分表达了对母校的培育之恩和深深眷恋,并诚挚祝愿母校兴旺发达。
常务副校长倪明江教授代表学校作了重要讲话。在向前来参加庆祝建校110周年农学院校友代表大会的校友、领导们致以热烈的欢迎、真挚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后,指出,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这是浙大人长期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和校友们关心、支持的结果。浙江大学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学校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农学院的发展,希望农学院早日建成一流学院、明星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先生作了充满深情的欢迎辞,表达了对母校110周年华诞的祝愿,感谢校友在百忙之中来华家池参加校庆活动,参加农学院的校友代表大会。
农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平教授代表学院对百忙之中拨冗参加学院庆祝学校建校110周年校友代表大会的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简要介绍了农学院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作为浙江大学历史上最早的学院之一,农学院自1910年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在杭州创办伊始,历经浙江中等农业学堂,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浙江大学劳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不同时段,直至四校合并后组建成立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农学院本着创一流学科、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作一流贡献的发展思路,在浙江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中,踏上了率先建成一流学院新的发展征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整体办学实力已跻身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学院所取得的成绩,则和广大校友长期以来始终如一的关爱、帮助是密不可分的。正是他们在校时的刻苦学习,传承了优良的求是学风;正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为母校赢得了巨大声誉;正是他们的关心、帮助,为农学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是他们的期望和鞭策,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各位校友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承百年积蕴,创世纪辉煌,在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院。
原绍兴市人大主任陈章方先生和江苏大学副校长李萍萍女士代表校友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道不尽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教师代表陈学新教授和学生代表黄鹂先后发言,表达了对于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及对农学院发展的美好祝愿。
最后,浙江省政协周国富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喜庆时刻,作为一名浙大农学院的校友,我非常高兴回到美丽而亲切的华家池,参加母校110周年华诞的庆祝活动。首先,我对母校建立11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严谨治学、精心施教、辛勤耕耘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各位师长、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各位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110年前,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诞生在浙江这块文化沃土上,拉开了浙江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幕,浙江的高等教育从此走向辉煌。浙江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历经沧桑,奋勇前进,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成果,以“东方剑桥”的美誉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四校合并近十年来,浙大弘扬优秀传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历史征程中迈出了可喜步伐,为国家特别是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所在。浙大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农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学院多年来为全国、浙江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浙江省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他希望浙江大学弘扬求是奋进精神,通过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他同时希望农学院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建设和发展,切实担当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我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求是校园,华家池旁,永远载录着校友们的青春梦想和激情。亲爱的校友,昔日你们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你们为荣!母校昨天的成就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母校明天的辉煌更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