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信息学院全体员工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一致育人才,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07年是我们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实现学院的各项目标,学院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旨在听取青年教师对学院发展、学科发展、自身发展的想法。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徐国良主持,学院主要领导刘旭、张素勤、王慧、章献民都出席了会议。
会上,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言,大家谈到,在浙大当一名教师压力很大,要当一名优秀教师更是不容易,各种指标的外部压力,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内在压力。人们总希望在宽松的环境中工作,而不喜欢在高压下工作,长期以往,人们的创新性会受到影响;学校的政策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如何适应?教学、科研、公益工作…关系如何处理?许多老师从自己留校后的成长经历,谈到当年自己的老师是如何关心、帮助自己的,我们也应该传承传统,帮助比自己更年轻的教师和学生。会上,青年教师们达成共识:要将压力变成动力,在浙大这样一个环境中,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站稳脚跟;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充分发展;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达到卓越;希望学校和学院能为年轻人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常务副院长刘旭在会上与年轻人交流,不同类型的大学对教师要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浙大的教师应该是位于中国教师的前千分之一,因为中国有一千多所高校,要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成为全国的优秀教师;本科教育不是我们研究型大学的终极目标,但本科教育是基础,是学科发展的根本,教师的价值在本科教育中得到最大的体现;青年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将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失补上;不要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方向,深入研究、锲而不舍,才能有所作为,选择好自己的起跑点,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年轻人要学会一种能力,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让别人认识自己。
讨论中,大家提议,建立一个学院层面上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平台,年轻人加强交流、沟通,不同学科背景下的融合、渗透。说干就干,会后几位年轻的骨干教师立即商量平台的活动安排:国家需求、学科前沿、各自的奇思妙想……能交流的内容确实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