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记继续教育学院第四党支部南京参观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06-04-13 00:00:00浏览次数:900

  4月7日,清明后的第一个周末,继续教育学院第四党支部组织了支部成立以来的首次实践教育活动??前往南京参观学习。 
此次支部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拜谒中山陵,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扫墓;二是与兄弟院校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进行工作交流。目的为加强党员职工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忧患意识、激发党员职工拼搏奋斗和敬业爱岗精神,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推动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旨在通过活动提高支部凝聚力。
党员职工抵达南京后首先到南京大学参观交流。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王殿祥院长、刘副院长、杨副院长和培训部王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与大家进行了座谈,互相介绍了两校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概况,共同研讨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刘副院长还亲自演示了依托其网络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的课程学习过程,介绍了系统的开发模式,并总结了其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令我院同志受到很大启发,大家均感觉到,虽然南京大学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但他们充分借鉴各校经验,厚积薄发,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和网络教育特点、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网络教育模式,值得我院学习借鉴。交流结束后,钱启主任代表我院向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赠送了纪念品。
同志们满怀敬仰之情拜谒了中山陵。南京这片土地记载了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浩然正气、奋斗不息的一生。中山陵的牌坊、陵门、祭堂上先生手书的“博爱”、“天下为公”、“天地正气”让人自然追忆起他为追寻民主、自由做出的不懈努力。拜谒结束后,党员们纷纷感慨,中山先生一生探寻革命的真谛、民族的出路,他推翻了封建专制,以“天下为公”为宗旨建立民国,先生的英明和业绩令所有炎黄子孙敬仰,他的一身浩然正气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值得每一位党员、职工学习。大家共同祝愿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中华民族迅速崛起。
党员们在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中接收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馆内确凿的史料和累累的白骨再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残暴行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党员们沉痛地悼念着惨遭屠戮的同胞,深切地感受到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并一致认为,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在自己的岗位上鞠躬尽瘁是对遇难同胞最真诚的悼念,是爱国主义的现实表现。悼念结束后,党员们在和平大钟前共同祈求和平,祝福祖国。
南京雨花台浸透着革命先烈的鲜血,1927年至1949年间,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在此被残酷杀害。在烈士陵园内,党员们共同追忆共产党人的奋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了心灵的洗礼与震撼。大家认为,在新时期共产党员应深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荣事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富国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使命,在和平年代保持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忧患意识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党支部的这次实践教育活动对党员职工的触动很深,苦难的中国近代史让党员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革命者坚强的奋斗意志极大地鼓舞了党员们的拼搏精神,党员职工都渴望在继续教育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继续教育学院)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