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关于浙江大学科研工作与科研体制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3-03-27 00:00:00浏览次数:1470

 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  严建华

一、我校科研工作现状

目前我校科研经费总量接近7亿元,每年约有5000余项课题,总体上科研总量和管理水平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但是,重大科研课题很少(973一级课题仅1项,远低于清华、北大等兄弟院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基金项目很少),纵向经费仅为1/3左右,目前科研体系中,强调表面的经费数据多,关心项目内涵或质量显得少,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成果少,科技成果产业化步子不大。由于全校的教师队伍庞大,目前的7亿经费以8000名教职工计算,人均不到10万,并不乐观。学院和教师之间更是参差不齐,以机能学院为例,现有在职教职工297名员工(含机关20余人),2002年总经费近7000万元(人均数是全校平均数的三倍)。潘校长在去年7月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中也指出我校的一组数据:25%的教师完成了全校55%的教学/科研工作总量;10%的教师仅承担全校0.2%工作量;65%的教师只承担了44.8%的工作量(人均不到1个工作量)。这种现象说明:①学校超过一半的工作(55%)是由占全校总人数仅1/4的教师们完成,那些优秀教师常年超负荷工作;②约9%(折合比例)的教工几乎没有完成可资量化的工作量;③65%的教师的所承担的人均工作量不到1个(0.7不到)。从这些数字看,作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在浙大推行的教学科研系列1~9级择优聘岗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的实行打破了不计贡献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二、分析原因及如何完善体制

1、去年的全校的科研经费增长20%左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发展角度谈,潘校长提出的科研总量及水平再上台阶(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可以达到的。如何将已经比较优秀的教师做得更加突出、目前处于中间的65%教师潜能发挥出来,必须从政策导向和管理体制改革上入手。

2、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两个中心任务,而反映研究型大学水平的科研工作是学校全局性的问题,决不光是科技一条线的局部性问题,必须建立全校一盘棋观念。虽然我校学科门类较多,但涉及政策原则方面应有全校统一性、标准的权威性。根据学科门类不同可以适当体现学科特点,但衡量的原则性和标准应具有可比性,做到公平公正。最近,刚在网上公布的业绩点算法草案反响很大,如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计为8个业绩点,而一个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二等奖则是10个业绩点;理工农医类省部一等奖不计业绩点,但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却有10个业绩点。象这样有些不平衡的政策,应认真酝酿。我们认为,科研工作涉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实验室建设和房产管理及基本建设等部门,从学校层面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同时,要在科研政策、经济或房产资源分配、岗位聘任方面制订有利于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协同良性发展的引导性政策。

三、具体建议

1、关于科研组织形式问题:现有的按二级学科建所,原定的至少15人等建所条件以及实运行情况看,基本是成功的,但也参差不齐,个别甚至亦存在各自为王、阻碍学科交叉工作的开展。由于目前一些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有不少老师安逸于现状,做些小课题,单兵作战情况很严重(1个老师带些研究生做些横向课题),学校的岗聘政策强调个体考核的多、考核团队少,为倡导团队建设,鼓励搞大课题,可否在校提科研管理费比例上有倾斜政策,如大项目,校提管理费减少些,人工提成费增加些,对于10万元以下的项目,校提管理费适当提高;为形成有利于协作承接大项目,建议对岗位聘任政策进行修改,鼓励以团队聘岗;制定象973、863等重大项目按一定规则分配项目课题组若干7、8、9级关键岗数;并将相应的评聘权放至院所。

2、关于科研工作与队伍建设的关系:目前学校制订的教学科研后备骨干留校,原则上为博士是符合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但科研离不开实验室和办学基础支撑体系,还须有实验技术人员,如果让具有博士学位人员长期在实验室工作,他们中很多可能并不安心,因此有必要建立并更新一批实验室后备人员。学位可放宽至大学本科,建议校人事部、实验设备部能制订出符合新形势的重点实验室人员的留用和新管理制度,同时大型仪器亦应落实专门编制。

3、关于加强学科交叉:应考虑基于实际科研需求的自发和有组织的二个层面的交叉。所谓有组织交叉指的就是根据国家需求,我校又有优势的学科组织起若干大的横跨多个学院和学科的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但切忌这样大中心的建立变成是一种分钱中心。经费投入要以目标考虑为依据、也可以以重大标志性成果为驱动,重点建设此类中心,限定时间,限定目标,完不成目标、中心即予解散,并追究中心负责人责任。学校更应鼓励教授自发组织交叉性研究,在科研组织机构建设上,可以以课题组形式(可跨学院、系、所筹建项目课题组)或借鉴日本大学以教授名义牵头的××研究室获××中心。当前可操作的一种模式为:以列入我校重点建设的几个学科为依托,建立校级学科交叉的种子研究基金,以重点学科点发布项目指南(如每个项目提供10~20万元经费),以依托的重点学科牵头,会同相关学科从事一些专项的攻关研究,而且规定所有经费均应给被交叉的学科教授使用(所依托或牵头的重点学科点不享用此类经费)。

4、关于科研工作与学校资源分配(指用房、研究生招生等)的关系:

2000年,学校曾发文推出教学/科研用房定编方法,但一直未予实行,以至目前科研强所、重点学科用房趋紧。以机能学院为例,全院缺编5000余m2,基本集中在2个国家重点学科。而学校实际的房屋情况是:有些房子利用率极低,甚至空闲,但由于无据可依,要调整空闲用房很困难。建议学校尽快实施用房量化管理,与科研挂钩。关于研究生招生,经常存在抢生现象,存在着没有纵向项目,甚至无科研经费情况下,还在大量招收博士硕士生。而科研任务重的专业,招生得不到保证,要打破研究生招生分配的壁垒,建议按科研项目定编方式确定招生名额(当然应考虑学科门类及是否重点学科等因素),可以考虑理工农医专业无纵向项目不得招博士生;无科研经费项目不得招硕士生的规定,以杜绝多招生满足多工作量的极坏形象,各学科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应有总量限制,以确保培养质量。

5、关于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

学术界亦有一种看法,有些纵向项目申请的评定程序上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纵向项目由于体现国家目标需求,其重要不言而喻。关于面向应用研究的横向项目(来自企业的课题),潘校长曾经指出“大学的评估体系应该给应用研究相应的地位,应该给横向课题相应的地位”。目前由于我校科研总量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发展迅速。由于校内科研定编的总量不变,势必单位编制所对应的科研经费有所增长,对从事纯基础研究的教师客观冲击较大,可否考虑根据学科特点,对从事纯基础研究并有较多SCI/EI等高水平论文产出的教师,由学校设置长期性的宽松型研究岗位(如相当于7级左右的岗位),单列岗位系列,不进行每年考核,十年磨一剑。如我院朱位秋教授课题组,他领导的小组在随机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经十数年潜心钻研,今年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这一奖项等级零的突破。为此,建议在全校范围内经严格筛选程序,确定具有相当荣誉感的教师从事纯基础研究,并给予100~200个的基础研究岗位(长期岗),这对于稳定一支基础研究力量是必要的。

6、关于引入科研超产奖或退管理费政策

老浙大曾经以研究所为单位每年预先下放科研经费任务,年终统计,如超过定额部分校提科研管理费返还所室。建议学校立即制定科研定额和年终考核奖励体系,对各研究所这几年的科研情况作一普查,尽快出台超产奖励政策,这一政策的推出必将对于科研经费再上台阶有积极作用。

7、关于科研产出(论文、专利、成果)的统计问题以及机关管理工作的完善化。

目前,人事部有职称岗聘一个系列,研究生院有研究生培养工作一个系列,科技部也有一个统计系列,为减少教师一年里多次填表工作量,建议学校成立一个班子,将教师名下的业绩成绩统一编成数据库供机关各部门共享,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杭州远离北京,为协调一些重大项目,教师们常常要去北京跑政府部门,可否考虑由科技部外派一个驻京班子,专门帮助教师往部里跑一些项目协调工作。除机关服务职能外,学校亦可考虑设立一个科研项目中介机构。

8、关于新校区建设、空间调整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新校区建设是一件事关浙大发展的大事,可否在科研体制改革上作些尝试,我想单纯为了解决原来几个校区的空间距离,以为所有教授在一起就会利于交叉可能亦未必;玉泉校区目前用房极度紧张,学校应尽快确定空间布局,有些学科由于空间定位方面的迟迟未决,已对科研等工作产生了影响,能否考虑交叉性的学科或以项目驱动的一些研究中心安排在新校区。新校区布局方面要有超前意识,我刚从日本琦玉大学访问,他们就有一个专门的交叉研究中心大楼,相关教授在哪里就有一个实验室或办公室,中心大楼还配备了不少带有共性的仪器设备,我们将来新的分析测试中心也可以考虑结合校交叉研究中心大楼建设,最近东京大学亦在积极促进这方面的工作。

9、关于提出教授学术休假制度

我校不少教师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暑寒假周末等很少有空闲,经常会在杭州出发的航班上碰到不少浙大的教师,希望学校在各方面体现人文关怀,象工会去年提出的健身月等活动很好。建议象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普遍推行的学术假制度,使教授定期有学术假(每隔四年带薪休假半年至1年长假),利用这一长假考虑成果总结或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进修,希望浙大在国内能率先实行。

您是第 10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310030